1月28日,《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发布,介绍了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的主要进展和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全文约12500字。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地球观测和数据中心主任赵坚还透露了“西河”太阳观测卫星的初步结果,该卫星将在今年适当时候正式公布。
西河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用于太阳探测的科技实验卫星。2021年10月14日,它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太空太阳探测时代。
这颗卫星重508公斤,设计寿命为3年。它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高度517公里,倾角98度。它穿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可以连续观察太阳24小时。

据报道,,经过三个多月的在轨测试和实验,西河卫星已经完成了40多个卫星平台的技术验证和290多个太阳探测和成像卫星平台及相关负载工作稳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总体开发要求。相关的科学实验任务将继续进行。
目前,西河卫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包括在世界上首次在轨道上获得了太阳H-α谱线和整个太阳表面H-α带的光谱图像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
通过卫星在轨探测和对太阳的高分辨率观测成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获得太阳喷发过程中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建立完整的光球到日冕能量积累、释放和传输的物理模型,为研究太阳喷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希望获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成果。
此外,西河还验证了新型高精度在轨卫星平台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性技术与具有相同惯性的传统卫星平台相比,其指向精度和稳定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赵坚说,在嫦娥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月球采样,天问一号飞船成功探测火星后一年内,西河飞船登陆天空并探索太阳,是对地球、行星和太阳系的全面覆盖,为太空强国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中国还准备了“快福”天基太阳观测卫星,该卫星计划于明年发射。它也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轨道高度约700公里。
关于中国未来探索太阳的计划,赵坚透露,科学家正在进行相关的论证和研究,这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太阳的结构,确定太阳活动的特征,掌握其机制和活动规律,更好地预测空间天气,造福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