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24日的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根据大数据和舆情社会影响力的测量结果,联合梳理出“2021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舆情热点”。
即:“屋顶维权”事件暴露了汽车企业的服务漏洞;教育培训机构频频出逃和退款纠纷;个别跨国企业无理拒绝新疆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未成年人线上线下过度消费频繁发生;关注餐饮品牌店的食品安全事件;
消费者个人信息“裸奔”问题突出;视频平台“点播提前”被指“例行”被连续取消;“净红色”商品被指控过度营销;对国内外奢侈品牌退货政策“双重标准”的不满;电子商务平台“宠物生活盲盒”存在侵权风险。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女性车主的“车顶权利保护”时代,社会影响力100.9,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舆论热点之一。
据报道,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的一位车主在特斯拉展台的屋顶上为自己的权利辩护,被保安人员拖走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引起轩然大波。

同日,特斯拉相关负责人的声明也引发了争议。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纷纷就这一事件发表谈话,回应舆论的关注。
最近,车展一再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开放方式”。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也有对车主的现场权利保护。
舆论认为,车展维权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消费者在汽车领域,特别是智能网络车辆领域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难点、难点和障碍;
第二,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汽车企业应及时向消费者做出合理解释,回应舆论关注,而不恰当的回应和处置往往会进一步加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第三,车展维权事件频频影响汽车行业的舆论形象,不利于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方面,舆论呼吁,一方面,汽车企业要严格安全管理,确保车辆使用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各级有关部门和消协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引导消费者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和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