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在收到体检报告时发现他们有血脂异常。
你知道,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在中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40.40%。
那么,血脂异常意味着什么样的健康危害呢?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让我看看。
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主要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组成;后者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成,是细胞代谢的基本物质。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参与某些细胞结构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的增加(即高脂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血脂异常是通过验血发现的。抽血前必须禁食(禁食12-24小时),最后一餐禁止高脂肪食物和酒精。测定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为什么会发生血脂异常?
无论是哪种疾病,如果引起脂源、脂蛋白合成代谢关键酶的异常,或是受体途径在降解过程中的障碍,都可能引起血脂的异常。
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和继发性血脂异常。临床上,继发性血脂异常更为常见。
继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由系统性疾病引起,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疾病、库欣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酗酒等)。
同时,也可能是一些药物因素(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的相互作用所致。
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原因通常不清楚。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基因突变/缺陷和环境因素(肥胖、年龄、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等)相互作用造成的。
血脂异常有什么症状?
血脂异常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这比验血时发现的不适更多。但会逐渐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黄瘤、早发性角膜环和眼底高脂血症的改变。
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来说,发病高峰在50-70岁左右,少数家族性遗传性血脂异常也可发生在婴幼儿中。

血脂异常会带来什么问题?;
血脂异常及其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此外,胆固醇可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两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完全相反。前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后者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严重的高甘油三酯(10mmol/L以上)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而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移行性多关节炎。
然而,尽管高脂血症对身体有害,但低血脂也会导致不良影响。除了营养不良,胆固醇也是人体合成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
血脂异常应该如何治疗?
该病的预后一般良好。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性疾病。
②生活方式干预是主要的基本治疗。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补充植物甾醇和可溶性纤维。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指数。戒烟,限制酒精和盐。
③同时,可以添加降脂药物,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必要时也可考虑血浆净化和外科治疗。基因治疗仍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