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时候多吃点,不开心的时候多吃点。不得不说,在一些人的心中,食物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甚至经常吃得过饱。
当然,我们都知道吃东西对胃有害,但很少有人知道:

这一热门搜索让许多网民惊慌失措:“我正准备吃一碗,悄悄地放下筷子。”
为什么吃得太多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接下来,让我们说清楚!
心肌梗死有多危险?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数据显示,自2002-2018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2.5%,其中1个月内复发率为35.7%,复发后死亡率为32.1%。目前发现,约1/3的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展迅速,易复发。
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血供突然减少或中断时,心脏血供就会中断,心肌缺血就会发生。严重和持续的缺血可导致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疾病。临床上,有许多严重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不能通过休息和服用硝酸盐完全缓解,伴随着心肌酶活性增加和进行性心电图改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常危及生命。
为什么吃得太多会导致心肌梗死?
这是因为在饱餐之后,特别是在吃了大量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之后,人体的血脂水平突然升高,导致血液粘度增加。一方面,它会导致血流缓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心脏负荷增加;另一方面,它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冠状动脉狭窄形成血栓、管腔堵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饱餐后,为了消化和吸收食物,血液将再次分流,更多地流向胃肠道,从而使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一旦血供减少,就会出现心肌血供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和心肌梗死。因此,吃饭时,避免“吃得快、吃得多、吃得凶”。
此外,过度工作、兴奋、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和酗酒也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予以注意。

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1)突然出现持续严重的胸骨后挤压和刀刺痛
(2)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胸前区,并可辐射至肩部
(3)少数病人没有疼痛
(4)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易怒、出汗和濒死感
(5)全身有难以形容的不适,可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
(6)心律失常
如果发生心肌梗死,请尽快就医。打120,越快越好。你一刻也不能耽搁!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心肌梗死导致心脏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在等待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有强烈的情绪起伏,否则病情会更加严重。
什么坏习惯会伤害心脏?
吸烟和饮酒:损害全身器官,严重时导致器官功能下降。
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和饥饿减肥:大量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血脂,影响血管健康。此外,长期这样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胃功能。
无运动和不正确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应满足自己的需要。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活动,不要盲目运动,损害健康。
经常熬夜: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此外,熬夜会加速衰老、抑郁、松弛和注意力不集中。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要预防心肌梗死,不仅要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还要从日常生活入手:
1、合理饮食:低盐、低糖、低脂肪,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饮食摄入。
2、合理安排作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工作过度时,还必须避免移动重物,以增加心脏负荷。
3.冷静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欣喜若狂。
4.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5.经常锻炼,锻炼身体。
6.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服药,不要自行停止服药。
7.患有心肌梗死的人应警惕症状的再次出现。一旦复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