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2点,苹果在网上举行了2022年春季新闻发布会。除了新的iPhonese、iPadair、MACstudio等新产品外,大会还宣布了M1系列的一个新成员:由两个M1max拼接而成的超大杯M1ultra。苹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虽然M1ultra的性能超过了图形卡的RTX3090性能上限,与20090瓦相比,它还可以降低功耗。
M1超级杯:一加一等于二
与许多相关人士之前的预测不同,苹果没有发布M1的迭代版本m2,而是“简单加法”将两个M1Max芯片放在一起,得到了M1芯片的“超级杯”版本M1ultra。
在新闻发布会上,苹果用直观的图表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简单而粗糙的逻辑:两个相同的M1Max芯片连接起来,得到一个面积为两倍的M1ultra芯片。

这种结构使M1ultra的参数是M1max的两倍。在M1ultra芯片中,晶体管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140亿。这为M1Ultra带来了强大的性能。
M1ultra的内存是M1max的两倍,最大可达128GB。尽管这一数字仍远未达到苹果MacPro的最高配置,但它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生产力需求。
与此同时,苹果声称M1Max在CPU和GPU性能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新闻发布会的演示ppt中,苹果将M1ultraCPU和GPU的对手分别定为英特尔的i912900k和英伟达的rtx3090,并宣布已分别在CPU和GPU上击败后者。
M1ultra的CPU部分配备了16个专注于性能的firestorm内核和4个专注于效率的icestorm内核,这为其带来了强大的多线程计算能力。虽然单核能力可能不如英特尔的体系结构先进,但苹果表示,M1ultraCPU在160W功率下,在60W功耗下可以达到12900k的性能。

在GPU部分,苹果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64个GPU核,打破了之前产品M1max保持的32个GPU核的记录。据苹果称,M1ultra的性能已经超过了英伟达的旗舰产品geforceRTX3090,功耗比RTX3090低200W。

在苹果使用“1+1=2”这一简单逻辑实现产品性能飞跃的背后,是苹果的UltraFusion(AndyLau)包装技术。据科技媒体AnandTech报道,苹果使用2.5D封装技术将两个M1Max裸芯片封装到M1ultra中,苹果称之为AndyLau。
AnandTech表示,尽管2.5D封装技术的具体技术细节不同,但其基本逻辑是相互关联的:在两个芯片下放置一个硅中介,然后两个芯片通过中介层进行通信。苹果已经在中间层集成了超过10000根电线,这使得在两个芯片之间实现超高速连接成为可能。

有了这项技术,两个M1ultra芯片之间的通信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5tb/s,这也是苹果以“1+1=2”的方式开发新芯片的基础。
M1家族已经扩展了分支和叶子,一系列芯片都是“兼职”的
M1芯片“嫁下来”中档产品
当M1芯片去年首次出现在iPadPro上时,人们猜测是否会有更多配备M1芯片的平板电脑产品。现在,人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M1芯片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出现在新款iPadair上。
IPadair是苹果平板电脑生产线上的中端产品。与更高端的Pro系列相比,它缺少人脸识别、高刷新率屏幕和更好的立体声扬声器。然而,在价格方面,与Pro系列的高配置版本接近1万元的价格相比,空气的价格更贴近民众。

iPadair的更新只反映在芯片上。其他配置与上一代几乎相同。其售价甚至比上一代更低400元,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体验M1芯片平板电脑。
事实上,iPadair系列一直扮演着苹果“技术分散化”的角色。从本系列的第三代产品开始,配件的形状、功能和支持都继承了上一代pro。这一次,新的iPadair配备了M1芯片,这也可以看出苹果希望让M1系列“走下神坛”,并将其搭载在更便宜的设备上的趋势。可以想象,在未来,我们可能会在更多的中端产品甚至苹果的入门级产品中看到M1芯片。
A13祝福,屏幕性能比手机好吗?
苹果还发布了一款名为Applestudiodisplay的5K分辨率显示器。与我们对显示器的印象不同,这款显示器配备了苹果曾经在手机上使用过的A13处理器。
该显示器配备27英寸5K分辨率的视网膜屏幕,并具有用于高端显示器的标准参数,如600nit最大亮度、P3宽色域和10亿种颜色。
在显示性能方面,与之前的同类产品LGSuperfine5K相比,苹果声称凭借A13芯片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款显示器的摄像头和音响系统可以提供“惊人的体验”。

这是业界首次让手机处理器在显示屏产品线上“兼职”,反映了苹果在产品上大胆的新理念。
无论是M1芯片诞生、应用于平板电脑,还是最终与如今更便宜的air系列“结婚”,还是苹果将A13集成到显示屏中的做法,都反映了苹果近年来推动其M系列和A系列芯片在更多场景中发光的想法。苹果正在构建一个更加闭环和完善的产品体系。在这种体制下,苹果能否在未来带来更多惊喜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