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2日,中国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这是一个依法宣传和保护树木,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节日。
@适合中国北方造林的2022年地图今天也可以发布。

据报道,今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低于同期。北方的适宜种植范围接近当年,而南方的适宜种植范围小于当年。只有云南中部、广西中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福建南部进入了造林适宜期。
3月初,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迅速上升。华北南部、黄淮河大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热条件总体上有利于造林,适宜造林时间接近常年,稍早。
3月初,柳树、杨树等暖温带树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已达陕中至冀中地区,樟树、榕树等亚热带树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已扩大至四川盆地至北部江淮地区。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共有175亿名学龄儿童参加了义务植树,共有780亿多棵树。

全民义务植树40年来,中国大地变得更加“绿色”。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的数据,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2%增加到23%,森林面积已连续30年增加,达到22044.62万公顷。
其中,种植面积8003.1万公顷,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倍。
据报道,一棵树每天可以蒸发400公斤水,产生约200公斤纸浆,制造约750卷卫生纸,并储存每年行驶16公里的车辆排放的污染物。
一亩森林一天可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一天可释放约49公斤氧气,一个月可吸收4公斤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一年可释放65人呼吸的氧气,一年可吸收20-60吨各种粉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