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吉林省召开第34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
3月12日,0-24,1412例新诊断的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析,长春市831例(九台区565例),吉林市571例,延边州9例,四平市1例。
3月12日,0-24,全省新增无症状局部感染744例,吉林市697例,长春市42例(九台区25例),延边州3例,梅河口市1例,四平市1例。
截至3月12日24:00,全省报告新发冠状病毒肺炎2052例。根据临床分型,轻型2025例,普通型27例;按地区分布,吉林市1024例,长春市961例(九台区654例),延边州65例,松原市1例,四平市1例。
全省共报告1527例无症状COVID-19感染病例。,吉林市1275例,长春市205例(九台区131例),延边州36例,梅河口市6例,四平市3例,辽源市和松原市各1例。
吉林省卫生委员会副主任、省防疫领导小组办公室防疫组组长张艳解释了该省报告感染人数大幅增加的原因,昨天一天,超过2000名感染者增加。
据报道,,一方面,它反映了奥米克龙冠状病毒的传播具有隐蔽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早期难以发现、易形成社区传播等特点。
长春市和九台市已完成了三轮核酸检测,长春市和九台市还完成了三轮核酸检测。通过早期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发现社区中隐藏潜在感染的人。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面对部分地区疫情的快速上升,医疗资源的扩张能力不足,导致短期内集中治疗的有限性。
部分地区应急机制不健全,对奥米克龙病毒的特点和严峻复杂的疫情没有很好的了解和判断,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不完整,“检查、分离、处理、管理”的落实还存在差距。
目前,吉林省已成立了14个以省领导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班。全省隔离运输、核酸检测和医疗力量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流程优化,各环节衔接加强。
吉林市和长春市正在继续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新一轮核酸检测,进一步摸清疫情底部,争取时间清理社会底部。全省其他地区疫情总体稳定可控。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庆龙指出,世界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第四波高峰,远远高于前三波的水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继续同时在多个地方面临以Omicron突变体为主的局部疫情。
Omicron突变体约有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其中30多个突变位点位于病毒的棘突蛋白上。棘突蛋白是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关键。突变可以增加病毒与人类细胞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加病毒的传播能力德尔塔变异增加了37.5%。
在Ba亚型中,约30%的感染性比引起Ba亚型的感染性高德尔塔是变种人的7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