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充电方便的话,购买新能源汽车仍然很有味道,尤其是在油价飙升的今天。
然而,最近,济南市民王先生非常苦恼,因为他用自己的充电桩充电,比在外面充电还要贵,发生什么事?
据《齐鲁晚报》报道,今年1月中旬,居住在济南市历城区永达颐和园社区的黄先生购买了一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他花了一周时间完成手续,并在停车位安装了自己的充电桩。
黄先生表示,他当时与该房产签订了一份合同《充电桩安装及使用承诺书》,然而,双方签署的书面材料中没有关于电价的协议。应该指出的是,他所在社区的日常用电由物业以预付款的形式收取。
1月21日,当他第一次去该物业为充电桩充电时,该物业向他收取了300元电费,单价为0.5469元,约550度。“这个价格是住宅用电的价格。”
由于平时有很多车,黄先生于2月11日再次前往该房产充电,但电价变为1.2元/千瓦时,也就是300元。这一次,他只能充电250千瓦时。

它显示在充电应用程序上,小区附近充电站的价格在低高峰时段为0.8元/度,高峰时段为1.13元/度,低于自行安装的充电桩。
当电价发生变化时,黄先生当时咨询了该房产,答案是,除了电价,还有损耗费和服务费。

黄先生表示,他已多次没有就此事直接咨询物业署,但没有要求他直接处理此事。


据了解,黄先生还将此事反馈给了当地市场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也前来调查。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济南市发改委2019年发布的报告《关于放开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的通知》,电动汽车充电和更换的服务费以市场调整价为准,各业务单元可自行确定服务价格。
对于这个回答,黄先生说他不能同意。“当外部业务单位投资购买设备和提供场地时,它还必须承担安全责任。人们应该收取服务费。但房地产公司什么都不需要。它不提供充电桩,责任由业主自己承担。为什么要收取服务费?”
黄先生表示,如果谈判失败,他们可以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