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停在一些城市贴了一张通知,罚款200元,甚至没有得分。对于一些车主来说,在“赚200而不贴”的侥幸心理下,他们仍然会无视禁令,继续关注违停。
因此,柳州市城管部门也出台了自己的对策。3月18日,柳州市城管部门首次试用了“棍棒制品”——电子通知。
电子通知形状像一个“大脸盆”,可以吸附在违停的车门上,与方向盘大小相似,一侧为蓝色塑料外壳,上面印有二维码、城管标识、电子公告、安全出行、文明停车等字样。
在执法现场,城管人员发现违停的一辆新能源车,于是拿出一张电子通知单,吸附在车门上。
据报道,执法人员通过手机获取了违停车辆的车牌、位置、违停时间等关键信息。拍摄完照片并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后,他们按下了锁定键,“电子通知”牢牢地吸附在驾驶室一侧的车门上。
如果违停的车辆有一个保留的移动电话号码,它会自动将违停的信息同步发送到车主的移动电话。同时,“电子通知”启动后,内置GPS定位系统将实时监控违停车辆的行驶轨迹。
车主看到电子通知后,可以扫描“电子通知”上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将给出处理车票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他可以根据地址直接开车到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完罚单后,执法人员将打开“吸盘”。
如果你打算强行拆除通知,内置橡胶吸盘的吸力为300千克,人力很难将其折断。然而,如果工具用于暴力拆卸,内置传感系统将向系统和执法人员的手机客户端发送实时通知。执法人员可以在后台远程操作,使吸盘上的内置喇叭发出警报。
如果“吸盘票”长时间不处理,后台人员可以通过GPS轨迹判断车辆已在使用,或发出警报提醒车主配合执法,但不影响行车安全。
据官方介绍,违停一直是这座城市的“顽疾”。为了控制违停在人行道上的现象,改善纸质车票不被车主看重的状况,城中区城管执法局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试行新的“电子通知”执法模式,是对拖车和贴纸以外的执法模式的补充,以达到城管网上执法和警示教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