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反应,通常情况下,人们一发现自己流鼻涕就自动和感冒、鼻炎相联系。
然而事实并不总是如此,下面这则新闻就吓坏了不少人。
那么脑脊液鼻漏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下容易流鼻涕?不同颜色的鼻涕传递了哪些信号?看完这篇科普就懂了!
脑脊液鼻漏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对脑组织应对外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也有清除代谢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颅腔和鼻腔互不相通,由颅骨和鼻腔的骨头组成的“屏障”隔开。但当“屏障”遭到各种原因的破坏时,脑脊液就会从“屏障”的破口流出,即脑脊液鼻漏现象,临床多表现为鼻流清水样液体。
脑脊液鼻漏的原因通常分为两大类: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原因。其中创伤性原因以外伤占绝大多数,少数由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引起。非创伤性原因则多为颅内肿瘤或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导致,少数为先天性缺损所致。
我们都知道,鼻腔与外界相通,是一个有菌的环境,所以颅腔相较于鼻腔更为干净。如果出现脑脊液鼻漏,鼻腔内的细菌则会经“屏障”的缺损部位进入颅内导致颅内感染,这时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下,容易流鼻涕?
流鼻涕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哭泣、冷空气刺激和生病。
流泪:眼泪由泪腺分泌,泪腺位于眼球的外上方。正常时眼泪由泪腺分泌出来,由眼角的静脉回流。人在流泪时,过多的泪水经眼睛和鼻腔之间的通道-鼻泪管,排出体外。
眼泪经过鼻腔时,鼻腔受到眼泪的刺激,分泌物也会增加。哭泣时流出的是眼泪和鼻涕的混合物,当哭泣停止后,鼻腔流出的才是真正的鼻涕。
冷空气刺激:可见于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中,以喷嚏为主的症状发作多在晨起,继之清涕流出。环境温度突然变化,可引起副交感神经递质释放过多,或者引起组胺的非特异性释放,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多。
生病:机体受到病原体侵袭时,鼻腔作为第一道防线,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鼻涕也是其中对疾病诊断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鼻涕颜色或预示疾病?
水样鼻涕: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初期急性鼻炎阶段。若为过敏性鼻炎,则常伴有连续打喷嚏、鼻痒、眼痒等症状。若颅脑外伤或剧烈活动后出现鼻腔流出清水样液体,久置后不自行凝结应考虑脑脊液鼻漏。若鼻涕呈淡黄色透明样,一般从一侧鼻孔流出,呈间歇性发生,多见于鼻囊肿破裂。
黏液性鼻涕:鼻涕呈半透明状,略微黏稠,常见于非变应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后者常经后鼻孔流下。
黏液脓性鼻涕:黄脓鼻涕,常见于慢性鼻窦炎继发细菌感染,这时常伴发全身症状如发热或头痛。如果鼻涕变成黄绿色,伴有臭味,常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若是带有大块痂皮的脓性鼻涕,见于萎缩性鼻炎。
血性鼻涕:多由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涕中带血丝,多见于冬季气候干燥时。但如果涕中带血超过两周,尤其是持续地单侧涕中带血,就需要警惕鼻腔或鼻咽部肿瘤、鼻腔真菌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黑色鼻涕:多为吸入较多烟尘或严重的真菌感染。
流鼻涕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什么?
流鼻涕的正确处理方法:一侧一侧的擤,即压住一侧鼻翼,稍用力擤另一侧的鼻涕。
擤鼻涕过于用力会使空气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使中耳压力升高,轻者仅会引起耳痛,重者可能引起鼓膜破裂;尤其感冒时,如果同时擤两侧的鼻涕,可能会导致含有病原体的鼻涕顺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