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今后参与市场化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改革、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但只要政府坚持推进改革、这个过程会比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革所用时间短的多!(企业改革花了十多年才完成)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存在如下困难和障碍:
1、压缩了社会力量成长的空间:
目前,政府购买仍处于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和社会发育不足以及购买服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为了避免或减少风险,购买主体仍习惯于选择体制内的组织作为承接主体,凭借其与政府天然的身份联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可以轻松获得政府订单,在客观上限制了社会力量的成长,更不要说展开竞争。
2、滋生腐败,损害政府的形象。
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供服务,但是,在发包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不排除会出现购买主体与承接主体相互勾结、钻政策空子、变相支出国家财政拨款的情况,从而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影响了政府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公共形象,背离了政府购买的初衷。
3、破坏组织文化,影响了公益服务的质量。在一些情况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追逐承接服务带来的收入,运营模式向公司靠拢,然而又名不正言不顺,影响组织员工的心理感受,不利于组织团结和公益目标的实现。
组织内耗一般集中在“权”和“钱”两个方面,“权力”的冲突会通过自上而下系统的正式制度规范,对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来说,“金钱”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纷争是组织内耗的主要方面。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