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营养不良症通常表现为近端肌无力,上阶梯困难,不能从地面站起,或者不能完成涉及骨盆肌的其他动作。随病程的进展,以肢体近端肌骨盆及肩胛带肌受累为突出症状,行动缓慢易摔到,下蹲后起来困难,由于臀肌、骨盆肌、背部肌肉以及股四头肌无力,造成患儿特殊姿势与步态,站立时腰部过度前凸,骨盆及下肢呈摇摆状,似“鸭步”,蹲下后难以站起。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肌营养不良症的6大症状 1、“鸭步”步态:行动缓慢、脚尖着地、易跌跤,行走时呈典型“鸭步”,易误认缺钙或体质弱而忽视。 2、蹲起困难:仰卧位站起需先翻转俯卧位,再用手支持才能缓慢站起,呈典型征。 3、“游离肩”和“翼状肩胛”:由于肩胛带肌及前锯肌无力,出现“游离肩”和“翼状肩胛”。 4、肌肉假性肥大:约90%的患者肌肉假性肥大僵硬,触之坚韧,腓肠肌最明显。 5、脏器功能障碍:平滑肌、心肌等出现受损进而导致脏器功能出现障碍;多数在15岁左右即不能行走。 6、肌肉萎缩、心力衰竭:晚期患者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或因慢性消耗而死亡。 肌营养不良症的护理常识 1、锻炼护理: 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上肢练习抬举、俯卧撑、扩胸等;腰部可练习仰卧起坐;下肢练习起蹲、上楼、跳跃、侧压腿等;注意防止挛缩,对膝关节、跟腱关节热敷后适当牵引;假肥大部位的按摩以揉法为主;防止脊柱畸形 保持良好坐姿,劳累后宜平卧休息。 2、饮食护理: 肌营养不良症饮食宜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钙、锌,瘦肉、鸡蛋、鱼、虾仁、动物肝脏、排骨、木耳、蘑菇、豆腐、黄花菜等可适当多食,少吃或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食品。 3、心理护理: 注意性格的类型,加强知识的援助,尊重患者的人格,熟悉性格特点了解心理需要,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应多疏导,内向型性格者应劝其多说话,有所发泄,决不能轻视、笑话病人使其难堪,给予知识援助,将肌营养不良症病人缺乏知识引为交谈和讲课的内容,使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定期复诊: 肌营养不良症病情进行性加重,致残率高,因此早期治疗,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特别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更要引起注意,及早检测诊断。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