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亲,是指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秦汉之际,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史记·刘敬传》)。匈奴贵族为了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边,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 然而,历数中国古代所有大一统王朝,向异族和亲,以弱女子之身躯换区不被骚扰的例子实在是太多。最著名的是汉朝的和亲和唐朝。 为何强大的汉唐公主屡屡和亲,而一直被诟病的宋明绝口不提和亲? 虽然整个汉代都没有用真公主去和过亲,比较有名的宗室女有解忧公主(楚王刘戊之女,公元前103年,嫁到乌孙)和昭君。历史上真正以真公主、即皇帝亲生女儿和亲的, 只有唐代。和亲是唐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唐代289年间,曾出现过20位“和亲公主”真正出自皇家的有6位。唐代和亲的三位真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 为何强大的汉唐公主屡屡和亲,而一直被诟病的宋明绝口不提和亲? 从她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她们似乎天生就是牺牲品。而一直被历代诟病的宋朝和明朝,却从未有过和亲的事情发生。宋朝和明朝之所以没有和亲,主要是因为发展到宋朝之后,民族感增强,宋朝文人地位极高,争相反对将公主嫁给异族蛮夷,哪怕是赔款也不愿这么做。而且,宋朝祖制,不许和亲。汉朝和亲就是嫁个婢女罢了,连南匈奴那样死心塌地的给汉朝当打手,也只能娶个王昭君。 为何强大的汉唐公主屡屡和亲,而一直被诟病的宋明绝口不提和亲? 这点从宋朝的许多诗词中就能看出,而明朝尤甚,从天子被俘后的强硬态度就能够看出,明朝的气节还是有的。 为何强大的汉唐公主屡屡和亲,而一直被诟病的宋明绝口不提和亲? 至于清朝,本就是满族入主中原,对蒙古人一直是采取和亲政策,稳住他们,他们有种天生亲和感,并不会排斥。哪怕入主中原后,他们也一向看不起汉人,认为满族和蒙古血统更加高贵。而明朝总的说国力比周边民族强得太多,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不需要和亲。
-
公主的地位一直都是高的,但这更多是一种身份和名誉上的,之所以会出现地位低的现象、只是因为实际价值根本就无从体现,也就是当实际价值或利益远远的超过了其之身份和名誉所带来的高贵时,其是不是公主已经不重要了!而这种情况不光是会出现公主的身上,在其他任何一个身份或地位的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出现——包括没有了任何却拥有身份的皇帝。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