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题记 在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中,1928 年底的东北易帜是仅次于西安事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所谓易帜,就是废除北洋政府的红黄蓝白黑的五色国旗,改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 的国旗。张学良毅然易帜,标志着旧军阀割据时代的结束,同时也粉碎了日本帝国 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东北易帜的缘起 1928 月,国民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国民革命军迅速攻占了山东和平津一带。对于东三省,蒋介石拟采取和平手段交涉,以实现全国的统一。张学良此时也在考 虑东三省的前途。6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撤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之后,关东军正急于利用“皇姑 屯事件”所造成的紧张形势,在东北制造傀儡政权,百般阻挠易帜。而且奉系参与决 策的高层人物,在讨论“易帜”问题时意见不一,以至于迟迟难下定论。27 良决心雪国耻报父仇,尽早实现“南北统一”。期间,国民政府曾派孔繁蔚与张学良秘密会谈,虽没有完全达成协议,但对易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作霖被日本军人炸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 被炸死后一星期,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后来不久, 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的统一!事后被国 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 第一次统一。尽管这个统一还有许多问题,但却在民国史上是划时代的。在这一点 上,张学良功不可没。 东北易帜的历史条件 (1)张学良方面,首先他历来反对内战,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希望国家统一; 再者,张学良当时对北伐军相当佩服,认为它不但战斗力强,而且有一套为奉军所 缺乏的政治工作。他曾对人说:“我们争什么天下?奉军南下河北、河南,占领了不 少地方,可连一个县长也派不出。” 再次,由于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张学良片面地把经过国共合作、获得苏 联援助而发动北伐战争的功绩,全都记在蒋介石身上,从而认为蒋介石有统一中国 的能力。 “我张学良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但我有诚心服从能统一中国的人。” 后,张学良做出最卓越的贡献。为早日实现易帜,张学良于七月初成立由王树翰、邢士廉、米春霖、徐祖贻等人组 成的代表团,赴关内与国民政府磋商易帜事宜。张学良向蒋介石表示:对易帜、实 行三民主义皆毫无疑义,但有四个问题须亟待解决,即外交方面、党务方面、政治 分会问题及暂停对热河军事行动问题。妥善处理好诸问题后,他初步计划于七月二 十一日易帜。 (2)日本方面的反推动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约见张学良,要求实行《满蒙新五路协定》。张学良答 称:“皇姑屯炸弹已将张作霖专车里的所有文件全部毁灭,一切都已无根据。 次日, 林久治郎再访张学良,向张学良转交日本首相田中的信件,信中再次反对东北“易 帜”,并要求履行所谓“日张密约”。张学良对日本的警告极为不满,但同时又感受到 威胁。为避免日本武力干涉,他决定推迟易帜日期。他在给蒋介石的电文中说:“弟 现在实处两难,不易帜无以对我兄,无以对全国,易帜则祸乱立生,无以对三省父 后来,张学良与林权助、林久治郎在会谈中发生激烈争执,张学良愤慨异常,对周围人说:“日方欺我太甚,誓必易帜,即死于青天白 日旗下,吾亦甘心。 (3)统一史历史的必然的发展趋势,就像张将军说的南北统一,人心所向。 全国 各族人民都盼望祖国能早日和平统一,加上相同的民族意识形态的牵连,促使中国 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 易帜成功,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中华名族万众一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北洋军阀 遂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蒋介石获得完成北伐、统一全国的盛誉,从而掌握了南京 的中央政权。东北易帜,其本身求统一、求抗日的历史趋势是完全正确的,是顺应 历史发展方向、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是张学良将军一生中最令人称道的爱国壮举之一东北易帜表明,张学良不仅是张作 霖的继承人,同时也是其父的叛逆者。他一反张作霖“对日本感恩戴德”的亲日立场, 代之以铲除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为目标,从而使奉系军阀由亲日派变为反日派。 总之,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张学良在背负国耻家仇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东北易帜”使民国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张学良又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华民族抗日的危急时刻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鉴于以上的历史功绩,周恩来总理说,无论张先生是死是活他都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那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资助,几次救共产党和红军于危难困苦之中。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在蒋介石的建议下移师西北,而此时正是中国红军长征结束后会师陕北的,面临给养保障的生存问题。此时张学良在红军提出“经济通商”的方案下暗中资助红军和党中央,通过李克农转赠给中央1万元。并给中央红军配备通信设备,亲自给周恩来采购军事高精度地图。
“洛川会谈”后,张学良又调拨给红军子弹10万发,通过潘汉年转交给中央5万银元,通过叶剑英借给红军10万银元,对此叶剑英非常感慨。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开始公开接济红军,从五万套棉衣,到石印机(印纸票用)、无线电器材、烈性炸药、高级纸张甚至贵重药品等应有尽有。
东北军退出延安,把延安交到党中央手中。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撤走延安、甘泉、鄜县三地的东北军,交给红军接管。在毛泽东决定抢占延安时,张学良也暗中帮助,当天看到红军控制了延安后,张学良才让美国的飞行员驾驶的专机降落到延安机场与周恩来进行密谈。从此延安成立中国革命的圣地,毛泽东等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条条命令从这里发出,从此中国的革命焕然一新。 -
促进西安事件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开起国共第二次和做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