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1年的硬币属新中国流通硬币中的第二套,简称80版硬币,就是我们熟悉的长城币,归属第三版人民币,自1980年4月15日起正式发行,铸造年号为1980年到1986年,币值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其中角币材质为铜锌合金,壹元长城币材质为铜镍合金。正面为国徽、国名,背面为麦穗、币值和年号,侧边缘均为连续丝齿,角币颜色金黄色,壹元币颜色银灰色;重量分别为2.62g、4.18g、6.02g和9.32g。全套共28枚。由于币材等多种原因,该套硬币铸造发行量不大,每种币年号从1980年起至1986年止,只有七年,除1980年和1981年的铸造量较多外,其余只进行了少量近似于象征性的铸造和发行。该套硬币已于2001年7月1日停止流通。
-
第四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一套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就在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过程中,1981年7月6日,总行就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量猛增的实际情况,指示设计3种大面额票券,即20元、50元、100元,由北京印钞厂设计为以泰山、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三峡、天安门、长城为正背面主景的3种票券。11月4日总行正式上报关于印制发行3种大面额票券的报告,详细陈述理由,但此件未被批准。1984年2月29日,总行再次上报印制大面额票券的报告,3月4日国务院批示:“同意付印,何时发行另行报批。”10月23日总行上报关于公布新版人民币时间及改变大面额票券设计主题的请示,陈述了原设计3种大面额票券与批准的1角至10 元券设计主题不一致,重新组织专家设计,并取消20元券,50元正面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100元正面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像,背面用井冈山全景,并将两张票券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配套面额。1985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至此,第四套人民币整套设计完成。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