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 两汉 202BC-220AD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宦官专权 外戚专权
第二 魏晋南北朝 220-589 分裂 文化积累 大交流时代
第三 五胡乱华 十六国时期 304-439 十六个政权 在北方 先后出现
第四 五代十国 唐宋之间 五代 907-960 十国 893-979 藩镇割据延续
第五 两宋 960-1279 经济高度发展 军事弱 海上贸易发达
第六 元明清 1206-1911 封建专制主义 社会晚期 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第七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第八 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年轻力壮,孔武有力,在进军周王室最后的城邑洛阳后,与手下三位力士比赛举象征天下的大鼎,不慎被大鼎砸断腿骨,失血而死,因没有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他最有势力和能力,这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楚国一起,物色并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成为秦昭襄王。昭王即位后,年纪还轻,尊母亲芈八子为宣太后,主持朝政,让舅舅魏冉执掌大权,并任命为将军,卫戍咸阳。第三年,即昭襄王二年(前305),任庶长的季君公子壮和大臣、诸侯、公子造反,全部被魏冉诛灭。史称“季君之乱”。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