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基础上,不断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信念、激励担当、锤炼意志、厚植忠诚,努力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创造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一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必须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鲜明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坚守,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这一特色和优势是在我们党建立之初就确立下来的。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热情欢呼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廿世纪新潮流的胜利”,并系统地向中国民众和知识分子介绍和阐述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陈独秀在创办和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大力译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同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激烈辩论中逐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青年和知识分子也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从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正是在这样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先进分子的积极活动与组织联络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中,庄严而明确地将“共产主义”镌刻在党的名称中,并强调党“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有了鲜明的政治本色和阶级属性。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再次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并强调党的目的是要“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此后,不管社会形势如何发展、不管党的地位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从未动摇。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继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表明,信仰的坚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想的实现更不是一时之功。对坚定理想信念的锤炼和磨砺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歇。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持久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著追求,从而在思想和灵魂深处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必须始终肩负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责任担当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责任担当。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重重危机。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断尝试,但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这些革命和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有其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从而不能救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境遇下,一批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苦求索的革命先贤和仁人志士,在向西方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拯救民族危亡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希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正是在这个伟大觉醒中,肩负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历史责任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此后,不管时空如何转换、不管历史方位如何变换,中国共产党人誓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从未卸下。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继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肩负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当前,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需要警醒和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绝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有所懈怠、甚至是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而是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扛起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始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在努力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上。 三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必须始终保有长缨在手缚苍龙的斗争意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长缨在手缚苍龙的斗争意志。“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成长,是在血雨腥风的艰难环境中进行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机枪刺刀所吓倒,而是毫不犹豫地从地上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投入战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练就了长缨在手缚苍龙的顽强斗争意志,从而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成为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此后,不管任务如何艰巨,不管挑战如何严峻,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坚强意志从未削弱。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继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保有长缨在手缚苍龙的斗争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安宁的环境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忘却和丢弃革命先烈在建党时和革命中所确立和炼就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斗争意志。因为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仍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一点也不会少。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四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必须始终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忠诚本色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准确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忠诚本色。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时就确立的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政治品质。在党的一大通过的、后来被誉为“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就明确了“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可以接收为党员”,并进一步明确要求党员“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再次申明本党党员必须是“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并进一步从纪律上对党员忠诚于党作出了详尽、仔细的规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在立党之时就确定的要始终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崇高情怀,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为人民服务中必须践行的政治承诺。我们党从建立之时就深深明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领导人民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就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而不能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不能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可以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党员在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所要求的一体两面,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性和有机统一性,它形象、精准地刻画了共产党员在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本色。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继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忠诚本色。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挺立在时代潮头、能够始终赢得人民信任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在建党时就确立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本色,就必须坚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始终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必须坚持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以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践行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情、赤诚之心,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