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一直试图成为一个军事大国,为此在军事技术领域坚持自主发展,要求也相当高,为此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很多项目尚无法开展,尤其是涉及到“核能”的东西。
入役
即便存在限制,也难不倒日本人,日本掌握不了核动力技术就建全球最大常规潜艇,就是苍龙级潜艇,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200吨,目前苍龙级且保持以每年一艘的速度交付,2019年3月,第10艘苍龙级潜艇“翔龙”号交付。
建造中
这款潜艇的性能在日本人看来,可以引以为豪了,据移送,“翔龙”号首任艇长在首次出航之前,表示“为能够乘坐世界最强潜艇感到自豪”,这款潜艇在设计上,确实有许多先进之处,比如:AIP系统,即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以及鱼雷干扰装置等最尖端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日本在特种钢技术的领先,其下潜深度达到500米,可以与核潜艇相提并论了。
出航了
如今有关该级潜艇的传说可不少,其中之一,曾经成功的跟踪我军航母编队达两天之久,而且还没有被发现。那么日本苍龙级潜艇能跟踪我军航母编队?这是一个标准的谎言,因为潜艇的速度太慢了,无论是水上,还是水下根本跟不上航母编队的速度,如果采用水下潜航方式,最快也只有20节,刚刚可以跟上航母,但是这个谎言至多可维持两个小时。以苍龙级潜艇的设计来说,最高水下航速只能保持两个小时,超过两个小时电力就耗尽了,必须重新进行充电,那意味着他必须把速度降低到4节以下。
起航
这款潜艇的技术给人的感觉是很先进,其实在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自吹的成分越来越大了,比如,其舰员编制达到65人,这个水平偏高,显然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AIP系统不再独特了,如今几乎就是现代常规潜艇的标配。也许很少有人会知道,该级潜艇使用的AIP发动机仍依赖进口。
准备起航
日本为最早从事AIP潜艇技术研发的国家之一,但是迟迟没能突破技术关卡,只能从瑞典引进斯特林封闭循环发动机技术,仿制工作又失败,只能进口原装发动机。也正是由于存在许多技术问题,该级潜艇出口澳大利亚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也许有人在回避一个问题,苍龙级潜艇已经接近于停产了,“翔龙”号为该级最后一艘量产型,所谓的11号艇,实际为下一代潜艇技术的试验艇,而不是量产型,至于下一代潜艇如何,目前尚不能下结论。
艇名
这次“翔龙”号的交付让日本现役潜艇达到19艘,与计划中的22艘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能否实现尚为问题。日本仅拥有2家潜艇建造企业,其生产速度已维持了多少年,要求其增加产能,相当困难了,而且日本潜艇建造与退役的速度一致,连潜艇都是按20年使用标准来设计,这意味着,潜艇服役20年就必须退役,其状态不许其服役,也没有一家专用负责潜艇大修升级的企业。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