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1]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便给予其名称。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2]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有关,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公历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2]
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均无台风生成,是中国1949年以来首次7月“空台” [3] 。2021年4月30日10时,经过中国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协商,正式对外公布由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53次届会决议通过的6个新台风名字,分别是“银杏(Yinxing)”、“天琴(Koto)”、“桦加沙(Ragasa)”、“蓝湖(Nongfa)”、“洛鞍(Nokaen)”和“竹节草(Co-may) -
台风实际上是强烈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它像在流动的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的大气向前移动。
像温带气旋一样,热带气旋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越靠近热带气旋的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但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如台风,其中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即台风眼。
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1989年以前,我国把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将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
热带气旋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总称。但由于热带低压破坏力不强等原因,习惯上所指的热带气旋一般不包括热带低压。 -
在气象学中,对风力大小进行划分和命名,
台风是东亚地区对于速度最大的风的称谓。
达到风力12级(32.7m/s)或以上称为台风。
同样的风发生在西方国家时称谓【飓风】。
想知道详细的知识,可以查看【百科】。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