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为山区的住户在山下建房子,由于村里的几位老人住不惯又跑回山上
【考察内容】
沟通能力
【审题要点】
审题点1:“近期有暴雨天气,可能有泥石流及山洪”
泥石流和山洪是自然灾害,对此难以避免,我们可以对即将发生的地质灾害做了解。老人不愿离开,很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让老人离开。在劝说时首先要向老人说明泥石流和山洪会带来的危害,说明必须撤走的重要性。
审题点2:“由于村里几位老人住不惯又跑回山上去住了”
老人是因为住不惯回到山上,我们在劝说时应该打消他们的顾虑。我们可以就老人为什么住不惯展开假设,如是因为故土难离的情感问题,或是新房与旧房居住的差异问题等,可以根据假设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丰富作答。
【示范答题】
面对这种情况,我会做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我会向气象局了解一下近期暴雨天气到来的大致时间、此次暴雨天气可能会对本地区产生的影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等信息。同时我会向居民了解一下老人不愿意住山下房子的原因,是由于老屋情结无法割舍还是新屋配套跟不上等。
其次,我会对这些老人挨家挨户的走访,利用PPT、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他们展示灾害对山上房屋的影响、我镇由于灾害导致的伤亡情况、灾害会对老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山下房屋的便利方面、政府对老屋的后期保护计划、国家地质灾害搬迁相关法律等内容,希望他们可以主动搬到山下居住,并且帮助他们打消不愿在山下居住的顾虑。
如果是因为老人觉得故土难离,对老房子割舍不下。那么我会向老人强调灾害的严重性,告知老人生命安全更重要,而且政府会对老屋进行必要的加固保护,希望老人能够搬到山下居住。同时可以告知老人,在雨季结束之后,可以再搬回老屋。
如果是因为老房子中有些物品老人无法割舍,用的比较习惯,新房住着不方便。那么我会帮助老人联系镇政府同事将物品搬到山下房子,做好安置工作。山下房子有不符合老人使用习惯的设施,也可以进行改建和装修,尽可能让老人用的习惯。此外,我也会向老人表达子孙儿女在山下的牵挂担忧,现遇暴雨,山路坎坷湿滑,如子女上山探望非常危险,他们下山之后家人也就能安心放心了。而且灾害来临,家里、村里都需要团结帮助,需要老人一起齐心协力参与防治灾害。
如果还有老人不愿意搬迁。我会联系老人的子女亲属或者是与老人相处比较好的邻居,向他们说明老人情况,请他们从新房居住感受等方面帮助劝说老人搬迁。同时我也会告知其子女亲属老人的具体情况,希望他们能够照顾好老人。
在劝说之后,我会立即帮助老人进行搬迁工作,并随时与搬迁村民保持联络,及时听取村民建议,为后续安置生活做好保障。
最后,在此次劝说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平日里防灾预警工作宣传不够细致,没有做到常态化,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对特殊人群要定点宣传,入户一对一地转变其思想,提升其安全意识。并对山上原有故居,在征得老人同意后进行拆除,在以后搬迁建设中,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要细致调查,设计时凸显人性化照顾,保证居民喜欢愿意居住安全保障住房。 -
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搬迁移民,要么是扶贫搬迁(移到生存条件好的地方),要么是救灾安置搬迁(离开危险地带),要么是环保搬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出现不习惯的情况,可能有两方面因素:
1-搬迁移民整体是好的,是成功的,老人反映的“不太习惯”属于其个人感受。在进一步加强沟通、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需要假以时日,让老人感受到搬迁移民的好处,逐步从不理解到理解;
2-搬迁移民考虑不周,出现了比较大的实际问题,老人反映的“不太习惯”源于政府工作失误。在进一步加强沟通、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需要政府亡羊补牢,拿出实际行动来纠正失误。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