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后泛指款待宾客的主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主”或“东道国”,典故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国在西方(今陕西),郑国在东方(今河南),晋国在秦郑之间(今山西)。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秦、晋包围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说郑国如果生存下去,可以成为秦国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秦国提供服务,而灭亡郑国对秦国无利有害
问题:“东道主”一词跟春秋时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关,最早是指:
选项A:秦国
选项B:晋国
选项C:郑国
正确答案:选:C项 — 选项C:郑国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