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能怪他们的人生比较倒霉,比较坎坷
-
得了罕见病,其实最受折磨的是父母。
最近刚采访了一群罕见病妈妈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平静背后的力量。
在中国,罕见病人群有2000万以上。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目录的罕见病有121种。患有罕见病是一种不幸,更不幸的是不为人所知:不是“渐冻人”,不是“瓷娃娃”,不是“蝴蝶宝贝”,他们没有大众听说的名字,只有冷冰冰的医学名称,他们是14亿人中不被看见的那部分。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以下简称“BH4D”),就是这么一个“罕见中的罕见”,发病率大概十万分之一。这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损伤,出现智力和运动障碍。全国实际上有一千多人,大的已经成年,小的还是婴儿。
经济负担、疾病羞耻、孩子抚养、社会融入……一个小概率的基因突变,一个家庭被推向风暴中心。
“怎么会是我?”
“我从没中过彩票,这么小的概率落在我头上,怎么可能呢?”李婷眼睛瞪得很大,脸却是平静的。她31岁,在私企做外贸销售,老公在设计院画图,老家都在江西农村,现在北京租房漂着。他们有个一岁半的儿子,BH4D确诊。高中生物课讲隐性遗传病,她当时很震惊,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倒霉的人。没想到多年之后,她自己成了这个倒霉的人。
命运改变于孩子出生的第16天。全家翻《诗经》,给孩子取了名字。李婷正坐月子,每天抱着儿子不撒手。这个孩子要得不容易,因为多囊卵巢,她来回跑医院,吃中药,差点儿要放弃。第一次被告知孩子“有问题”,全家都不相信,带孩子换了一家又一家医院,结果还是一样。夫妻俩做了基因检测,报告显示双方携带致病基因,孩子有1/4概率发病。李婷信了。
医生说孩子是“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这是一种罕见病,属于“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一种。李婷懵了,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看不懂。医生向她解释,人体从食物中获取一种氨基酸叫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代谢,这种病是苯丙氨酸代谢异常,会造成脑损伤。
复杂的罕见病谱系
现在李婷说起这些医学术语很是流畅,她给我科普,HPA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苯丙酮尿症(PKU),不用吃药,靠饮食可以控制,一种是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是“恶性PKU”,只能一辈子吃药。她已经接受了事实,虽然一度情绪失控和老公嚷叫,后悔当初不该做高中同学,不该谈十年恋爱不分手,不该走到最后结婚生子。
李婷每天给孩子吃的三种药
站在医院大厅,李婷抱着孩子哭,因为挂不上号。她近乎绝望,看到穿白大褂的抓住胳膊求人家,一个医生帮她挂上了号。治疗方案很明确,孩子要吃三种药:盐酸沙丙喋呤片(以下简称“科望”)、5-羟色氨酸和多巴丝肼片。第一种药是美国进口药,医院可以购买,但需要自费,一盒30片售价8815元。第二种药调节情绪和睡眠,只能从美国代购,一瓶300多元。第三种药主诉成人帕金森治疗,这里被挪用防止患儿身体瘫软,一盒80多元。 -
我觉得:会引发我的好奇心,他(她)这是得的什么病?
-
感觉他们上辈子一定干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