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选飞机出行,因为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出行工具之一。
长期以来,各国民航均宣称飞机是目前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他们给出的理由通常是“飞机的事故率在所有的交通方式中最低”。
此话不假。从数据角度看,飞机似乎能担得起“最安全的旅行交通工具”的称号,因为其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远低于汽车、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坐一次飞机,按照概率,需要3223年才能遇上一次空难事故。
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因为空难事故在新闻中并不常见,而马路上的交通肇事等事故则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
除事故率之外,还经常被拿来支撑飞机出行安全的数据就是单位里程的死亡率,也就是按照出行里程计算的死亡率。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每10亿千米的出行距离,飞机的死亡率仅有0.05,相比之下,轿车的死亡率达到了3.1,是飞机的62倍。
上述比较结果似乎都已证实“飞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的观点。但是,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虽然飞机的事故率确实要比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低,但是这样的比较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飞机失事常在瞬间,再加上如果飞机在高空失事,除非能顺利迫降,否则一旦坠毁往往同时引发爆炸,乘客生还概率极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空难的后果又是最严重的,死亡率极高。
因此,从行驶的距离和死亡人数的关系而言,乘飞机旅行确实是最安全的;要是按照死亡人数和单次旅行时间的关系来看,火车与飞机一样安全,而乘汽车旅行的危险概率是飞机的4倍;但如果从死亡人数和旅行次数的关系来看,汽车要比飞机安全3倍,火车要比飞机安全6倍。
所以,不要用一次的事故,就去否定飞机的安全性,我们也不可能因为某个交通工具会发生意外就不去使用。
-
这几天,心被东航MU5735航机坠落事件揪住了。
这次的东航MU5735航班坠落后,引发了山火,一位现场参与救援的目击者表示,发生事故的飞机已经安全解体,但在现场并未见到遇难者的遗体。
至于事故的后续,还在调查中,目前阶段是已经找到其中的一个“黑匣子”。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波音公司均已对本次事故深表哀悼,其中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声明称:“美国联邦航空局获悉有关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飞机今天早上在中国坠毁的报道。如果收到要求,该机构准备协助调查工作。”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中国民用航空局将牵头调查,波音、引擎制造商CFM和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代表将担任技术顾问。目前,该委员会已任命一名高级航空安全调查员作为美国授权代表,参与调查。
此次失事飞机由美国波音公司设计制造,因此,本次调查由中方调查组主导,美方从旁协助。
在航空器发生事故后,根据规定,调查流程包括搜寻救援、调查通知和响应、现场调查、实验验证、原因分析、提出安全建议、调查报告编写发布、安全建议的落实整改等。
逝者已逝,逝者安息。事件已发生,除了惋惜震惊只外,是多了份担忧和害怕,对于以后的飞机出行产生了恐惧心理。据一些科学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死亡概率很小。每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大,至少有上万人,汽车出行遭遇不测,死亡概率要远远超过飞机事故导致的死亡概率。
希望这次事件能尽快有清晰的调查结果,避免未来的惨剧发生。我依然还是会在出行时,有需求的情况下会选择飞机交通。
-
暂时不会了,尽量还是做高铁
-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几次险境。为了珍贵的生命能在世上留存的更久些,有时候我宁愿做一名胆小鬼。
几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心情兴奋又害怕。飞机起飞了,它升空,我的一颗心也升空。两个小时飞程,明显感觉我的一颗心一直吊在嗓子眼。置身一片白茫,我却无心赏景,只有担心。突然飞机明显抖动起来,还有很大声响,身边空姐及广播里的安慰更让我紧张到几乎屏住呼吸,那一瞬就是无尽的疑问与担心:飞机会不会出事?我会不会就此没命?难道偏偏叫我遇上了事故?那时候大脑恶性循环在疑问中,手上脚上却丝毫无有行动的能力。
后来飞机落地,我的心也落回心底。暗暗想:人生体验过一次飞行与穿云就够了,何必急?何必赶时间赶路程?因而将生命陷于只是99.99……不是百分百安全的状态下,是不是也是一种对生命的不尊重不爱惜?
还有一次户外。第一次户外,没有任何经验,还带着十来岁孩子。跟着人们就进了山,看着山陡,我心里就生退意不想去了,哪知那些户外组织者们太热心,硬是热情地揪扯着我们爬上了半山腰。越爬越陡山路越窄,60—80cm宽?扭头看一眼身后,竟便是万丈深崖!我的双腿肌肉立时瘫软,感觉筋骨也只是虚撑。因为十岁孩子被他们带着走在我前边,我不敢说一个怕字,怕影响孩子。身后还有驴友一个接一个,后悔后退折回都不能,只有前进。一个人在担心生命与安全时,还哪有心思看景?真是于丹说得那句话:满山的花儿也只是牛羊的草料。而那时牛羊的草料也不是了,是视而不见。自那次决心:户外旅行可以,但绝不涉险,生命与安全不保障的户外不参加也罢。
还有一次涉水。齐腰深的水,立于其中已感觉不能自持,因海浪的涌而立刻感到胸腔被紧压,呼吸困难,再一个浪,我人已翻进水里,只是本能地憋住呼吸,四足狼狈挣扎,意识尚努力求生。幸亏意识的坚强与坚持使自己脱险。自那又决心并总结了经验:水火无情,远离无情者。生命珍贵,生命仅一次。
今天惊闻东航客机事故,132条生命失联,未知未卜,心下痛惜。与蝼蚁比,我们巨而伟大。与意外突发事故比,我们只是蝼蚁。一个生命背后是数个亲人数个家庭,对他们来说,这是多大的悲痛悲伤?作为生命的本我,我们都要把尽力避险、尽力延长自己生命当作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吧。
虽然生死相随,但我希望我们生命的终结不是以病痛与祸端的形式终结。希望生命的终结能像一颗秋草的枯零、一朵花的凋落或是一场雪的消融。至少它们是自然的消亡,是一种出于生命自然的别离与消亡。为他们祈安。
-
如果方便需要,我并不拒绝乘坐飞机,也不会打消坐飞机的想法。因为,几乎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会存在交通事故的发生!
东航飞机失事,或许短时间内部分人因心理因素可能会打消坐飞机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乘坐飞机的安全性正常来说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当然,出行方式因人而异,除了飞机,还有汽车,轮船,火车,高铁等多种出行的方式。
总结,东航飞机失事,或许短时期会给部分人造成乘坐飞机恐惧的心理。但民航客机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当然,也希望任何企业和个人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愿飞机失事的事不再发生。
-
还是首先哀悼“3.21空难”东航MU5735航班遇难乘客以及机组成员。逝者安息。
乘坐民航客机出行,是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
出行安全第一是永远绕不过的话题。
出行无论是乘坐飞机、火车、轮船、汽车这些交通工具都存在安全风险问题。
飞机、火车、轮船、汽车这些人造机器设备、既然是机械设备永远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和发生事故的概率,无一例外。
只不过是故事概率大于小、高与低的问题。
截止到2022年3月21日,“3.21”空难发生前,中国民航客/货运输保持了4227天、持续安全飞行突破1亿小时,同时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高持续安全纪录!
民航客机发生事故偶发、陆路交通工具发生事故常见。
(车祸现场)
(高速公路车祸现场)
人们常说:车祸猛如虎。
各类型汽车发生事故概率更高,那么,私家车的保有量仍然一路飘升。
那么,言归正传、陆路如此之高,难道说人们出行就不坐汽车了吗?
世界各国航空公司对飞行安全都一套完整管理模式、民航客机的飞行安全从飞机生产制造、地面管理、空乘人员、运行、飞机维护有相当严格要求和管理标准。
此次“3.21空难”发生后,东航一边配合各方积极开展救援和处理善后,同时、紧急停飞事发同型号飞机,民航总局、各航空公司一定加强飞行安全的管理。
综上所述,乘坐民航客机出行、安全是有保障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