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蝎子具有祛风化痰、软坚散结、解毒消肿、通络止痛的功效,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用于治疗因外感风热或者热毒之邪而引起的肢体痉挛、抽搐,以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者小儿高热、神昏等症状; 2、可以用于治疗因虫毒咬伤而导致的局部组织红肿、疼痛、不易愈合等症状; 3、也可以用于治疗因外感风湿而导致的偏头痛或者头晕、耳鸣,以及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但是蝎子是有毒的药物,不可大量应用,尤其是对于有气血亏虚的患者或者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应该禁止使用。
-
1.吃“蝎子”,可以熄风止痉。
蝎子的味辛而极善于走窜,性平又有平肝熄风之功,其药效最能走肝经而平肝熄风。因此,自古以来蝎子都被视为是熄风止痉、缓解痉挛惊风之要药。
现代的中医实际应用之中,蝎子也多应用于此类病症。临床之中常将蝎子和蜈蚣、地龙、天麻等中药材同用,其具有极好的熄风止痉之功,对于惊风症、抽痫症等皆有良效。2、吃“蝎子”,可以通经活络。
蝎子之功善于走窜,最能通条人体内的经络,中医说它有“搜风通经止痛”之功,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各种经络阻痹症。
比如现在极为常见的因中风留下的后遗症、风寒湿痹侵骨之症、血瘀经阻而头痛等多种病疾,皆可以使用蝎子缓解。
其实,现在还有很多民间的地方,人们依旧会用蝎子泡酒饮用,或者直接用蝎子炒制食用,对于活血通经、舒畅筋骨确有一定的帮助。3.吃“蝎子”,可以攻毒散结。
蝎子本身即为“有毒”之品,但如果应用得当的话不但不会使人中毒,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以毒攻毒、攻毒散结的作用。
像一些人因风邪热毒内侵经络、痰滞血瘀阻痹经络引起的疮疡肿毒、无名痈疽、瘿瘤等症,服用蝎子皆有良效。
比如古方之中常用来攻毒散结的“小金散”,就是以全蝎入药,并加入半夏、五灵脂等药材制作成散剂,对于瘿瘤肿毒等有很好的消散之功。不过,蝎子本身也为“有毒”之品,对于不熟悉它的人们来说,使用的时间也必须遵医嘱,切勿自己随意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蝎子的药用价值,功效是可以祛风止痉、活络止痛、攻毒散结。可以通过蝎子来入药,治疗难治性的疾病,比如顽固性的头痛、偏头痛、牙痛、耳聋,以及中风之后出现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还有小儿惊风,患者因为癫痫等疾病出现的抽搐、痉挛,还有破伤风、毒蛇咬伤、烧伤、顽固性的皮癣、风疹等等,都是蝎子的治疗范围。蝎子的吃法,如果药用,最好将其焙干磨粉进行口服,或者是和其他药物相煎煮,进行口服,也可以通过蝎子来泡酒,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应用。
-
蝎子药用价值如下:
1、蝎子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
2、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
3、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钳蝎的药用精华主要在于蝎毒,蝎毒的研究日益为各国科学家重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蝎毒具有两大毒素,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它在神经分子,分子免疫,分子进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欧美一些国家已把蝎毒制剂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并计划生产。蝎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癌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以及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各种病毒均有预防和抑制作用。可以预料蝎毒将会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挥巨大作用。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测定:沂蒙钳蝎蝎毒中含有毒性蛋白、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蛋白量的75%。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每千克体重1.6毫克(雄鼠)和1.4毫克(雌鼠)小于或等于2.0mg/kg。 -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全蝎有毒,故临床用药时需进行炮制后,才能使用。
现代炮制方法:
1.全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漂去盐质,干燥。
2.酒全蝎:取全蝎拣净杂质,用酒洗后晒干,即可。
3.盐全蝎:用清水洗净泥土和盐沙,捞出,晒干或烘干。
4.薄荷全蝎:拣去杂质,筛去发屑,用薄荷水洗净盐霜,捞出,滤于全水,晒干或低温烘干即得。每全蝎100kg,用薄荷叶20kg。
供参考。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