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收費,就不是“國家公園”。什麼是“國”?什麼是“家”?明白了就知道什麼是國家了。阿彌陀佛
-
第一问题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17]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定义为大面积自然或近自然区域,用以保护大尺度生态过程以及这一区域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与其环境和文化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休闲的和游憩的机会。 [18] 国家公园是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最早起源于美国,后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21]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22]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18] 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效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 [23] 截止到2017年9月27日,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 [18] 截止2020年,我国已经开展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10个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22.29万平方公里。 [1]
第二问题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概念首次出现于1872年。一百多年后,中国为什么设立国家公园?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怎样的意义?中西方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如何交流互鉴?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咨询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中国的现行制度,使得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鲜明特点;中西方国家公园可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资料图:大熊猫国家公园。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从2016年启动体制试点到现在列入中国首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兰思仁:虽然国际上已有相对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但中国不能简单照搬。总体看,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三大难题:一是试点区域内集体林地面积占相当比重,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试点区域横跨福建江西两省,工作协调难度更大。三是试点区域内存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种类型保护地,各归不同部门管辖。 在此背景下,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管理上坚持统分结合,整合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类型,实现统一、垂直、高效管理,根本解决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弊端;在保护上坚持精准高效,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按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管理,进行“天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并探索资源保护购买社会化服务试点;在发展上坚持互促互赢,建立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一体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开展特许经营、商品林收储等改革,积极探索山绿与民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通过试点,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物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96.72%,地表水、大气、森林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I类标准。
第三问题
设立国家公园,首先是加强珍贵自然资源保护的迫切要求。国家公园保护的自然资源普遍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地域广阔性,但要么位置偏远要么横跨地域,许多宝贵资源实际上处于无主状态,生态难以有效维护,迫切需要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来提升管理效能。 其次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选择。过去,中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模式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兼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种保护类型,普遍存在缺少系统科学设计、管理部门多、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理顺这些关系,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再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并在适度范围内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可以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特质以及现行政治制度,使得中国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鲜明特点。 一是资源禀赋不同。中国地域辽阔,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灿烂的人类文明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 二是指导思想不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进行的,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和生态智慧,又深刻回答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大问题。 三是制度土壤不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决定了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和建设在管理模式上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对国家公园可以实行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管理、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3种治理模式,这同其他国家的国家公园治理模式有较大不同。 四是重点任务不同。中国人多地少,没有像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那么大的荒野地和无人区,因此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贯穿国家公园试点和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这与西方国家公园相对单纯从事生态保护和公众教育也有着明显区别。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