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关注现实和人生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家们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追求、忧国忧民的民族个性。今天,在科技文化和商业文化日甚一日的以包举宇内、席卷天下之势主宰一切的时代,面对人性被物性宰制、物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普遍流行的局面,通过追溯先秦儒家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重新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这个古老的话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先秦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道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生活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本文拟从孔子创办私学的目的入手,展开先秦儒家文化的人文关怀的产生及其理想人格、教育思想中所表现的人文关怀的论述,并由此思考21世纪的人才应是具备儒家所提倡的仁爱美德、是能在群体价值中实现个体价值的、博学多能、举一反三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即不分远近、不别亲疏、无差等的爱。他认为天下如果普遍实行“兼爱”的话,就能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平等社会。墨子主张功利主义,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其学说的宗旨是为天下兴利除弊,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要服务于目的,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在哲学上,墨子主要贡献集中表现在认识方面。他首次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问题,“言必有三表”的解释,在古代哲学认识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墨家在先秦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可惜汉代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独尊“儒术”,墨家成为“绝学”,其传承亦绝。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