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高山流水(拼音:gāoshānliúshuǐ)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意思: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例子: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
伯牙鼓琴相关的成语: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六马仰秣】 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出处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峨峨洋洋】 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出处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流水高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驷马仰秣】 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
成语:高山流水(拼音:gāoshānliúshuǐ)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意思: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例子: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
与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四字词语是高山流水
-
高山流水
志同道合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