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忘记要干啥”有了科学解释!原来是两组神经元在作祟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我没想过?学术界一个广泛流传的解释是,人类的认知将日常活动划分为几个连续的事件。以在卧室寻找钥匙的活动为例。它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打开卧室的门,进去找钥匙。这样,专注于一个步...
德尔塔克戎变体开始传播:德尔塔变体和奥密克戎双毒合一
根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法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测序证实COVID-19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德尔塔克戎(DeltAcon)变体确实存在,它结合了COVID-19。德尔塔Omi克戎的变种和变种。目前...
生物灭虫:英国一公司将在美释放20亿只转基因蚊子
3月11日,据BGR报道,2021年,英国公司Oxitech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释放了7.5亿只转基因蚊子。现在,该公司正准备在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更多地区释放另外20亿只转基因蚊子。新物种,代号O...
最新研究:独居让免疫系统变强 但阿尔兹海默风险也变高了
太多的房子对健康有害吗?没想到,每天刷报纸都会给我一个社交恐惧刷断防御。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独居会对老鼠的健康造成长期损害。这是怎么说的?独居小鼠:免疫增强,但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研究人员...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女性为何比男性多1倍?中国科学家揭秘原因
作为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阿尔茨海默病(俗称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大脑中的橡皮擦。临床上,它以综合性痴呆为特征,如记忆障碍、失语、失用症、失认症、视觉空间技能障碍、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个性和行为改变。目...
节水神器!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水凝胶:可不断从空气中提取淡水
众所周知,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虽然上海洋的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淡水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紧张。据媒体报道,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发表《Angewan...
有史以来最大细菌被科学家发现:长达两厘米、肉眼可见!
根据之前的定义,微生物个体通常太小,肉眼看不见,但据《科学技术日报》报道《科学》根据该杂志最近的一篇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在没有显微镜帮助下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细菌——巨型硫玛格丽特菌。据报道,这种细菌可...
科学家意外记录人类“濒死脑电波”:死亡的一瞬间在想什么?
人类大脑在死亡的那一刻在想什么?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完全拍摄了这一场景。最新研究表明,在抢救癫痫患者的手术中,人类死亡前后900秒的连续脑电图记录得以保存。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与之前关于濒死期脑功能障碍...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天问一号、中国空间站等入选
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根据得票高低,2021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
翼展超过2.5米、能飞也能爬!1.7亿年前古物种化石被科学家发现
2017年,在苏格兰斯凯岛的退潮期间,一名寻找恐龙骨骼的研究人员在沿海岸寻找岩石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发现:一只翼龙的遗骸。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研究了它的解剖结构,它也是迄今为止在1.7亿年前的侏罗...
青海地震前1秒强光闪耀地平线 瞬间照亮半边天空:科普就是巨大化学反应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7.77度,东经101.26度。此后连续发生7次地震,最高5.1级,一夜共发生8次地震。一...
男性避孕新方法来了:通过纳米粒子加热睾丸抑制精子活力
对于男性来说,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是最常用的避孕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些缺点。因此,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潜在的男性避孕方法。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中国南通大学科研团队就开展了纳米材料用于避孕...
人类首次为患者成功移植猪心脏:修改了10处基因
1月11日,据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说,上周五,一名57岁的心脏病患者接受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患者状况良好。这也是转基因猪心首次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有望给心脏病患者带来希望。据报道,当地时间上周...
脱发问题终于有希望了!编程生发细胞让小鼠长出茂密人类头发
北京时间2月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家初创企业正试图将基因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一个老问题--在脱发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产生新的毛发生成细胞来恢复人们的毛发生长能力。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实验室甚至动...
瘫痪患者福音!科学家研发出新型电极:已有3人植入后能站立行走
瘫痪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由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引起。当然,有些事故往往会导致瘫痪。这种疾病会大大减少或失去病人的运动功能。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根...